即时:神木市法院“十大执行举措”助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为打赢“切实解决执行难”攻坚战,进一步打通实现公平正义“最后一公里”的关键环节,神木市法院以打造良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为着力点,以提升市场主体便利度、满意度为导向,秉持“忠勇、创新、包容、共享”的城市精神,因时制宜、改革创新,积极推进三项执行机制改革,持续深化以信息化为支撑的“216”管理模式变革,全面推行执行指挥中心实体化、集约化、规范化、信息化运行,严格加强对以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和终结执行方式结案案件的全面监管,进一步规范执行行为,为优化营商环境贡献法院力量。
一是搭建信息化应用平台,充分发挥“数字执行”优势。
通过自行研发的“神木执行集约管理服务平台”,实现了查控财产期限届满前自动预警、执行文书批量生成、事务性工作集约办理,财产、案件分类监管,一键成单派单,全程留痕的信息化办理模式。对“两终”案件和已查控财产进行全面监管,实现到期预警维护、实现了历年来所有终本、终结案件由专门团队负责监管。制定了配套监管流程、制度,实现了案件全程监管,管理到人、到案,乱执行、选择性执行和消极执行现象基本消除。通过“神木执行”微信公众平台实现与当事人良性互动,当事人不仅可以在平台上查询案件承办法官,以留言方式询问案件执行情况、办理进度、办理结果,还能以电子方式递交案件材料、提供执行线索。这一举措最大限度地保障了双方当事人的知情权,全面开启了“数据多跑路、百姓少跑腿”的司法为民服务新模式。
(资料图片)
二是率先推行车辆悬赏举报制度,高效破解查人找物难题。
2022年3月22日,神木市法院发出榆林市两级法院首张“寻车令”,面向社会寻找被执行人倪某名下的路虎牌发现越野车。“寻车令”发出后,引发不少网友关注评论,引起被执行人警觉,之后几天,被执行人再未将车辆停放在小区。3月27日,有群众举报称,悬赏车辆出现在某小区,车主正在卸车牌。办案法官闻讯立即出发赶赴现场,根据车辆识别代码、车辆外形等确定这辆车就是法院悬赏的路虎牌发现越野车。执行干警与被执行人联系,但被执行人寻找各种理由推脱,拒不出面,企图逃避执行。执行干警耐心对被执行人倪某释明法理,阐明利害关系,最终迫于执行压力,被执行人主动将车辆钥匙交出,车辆成功扣押。利用执行悬赏机制、执行布控措施,借助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广泛发动社会力量,营造关注执行、见证执行、参与执行的浓厚社会氛围,借助群众力量对被执行人及其名下财产进行“围追堵截”,倒逼被执行人主动履行义务,切实维护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
三是用足用活信用惩戒措施,全面挤压“老赖”的生存空间。
为加大对失信被执行人的惩戒力度,2022年3月30日,神木市法院发出首张“限驾令”,将被执行人驾驶非营运车辆行为纳入高消费限制范围。也就是说,被执行人在“限驾令”发出后,将不得驾驶非营运车辆出行。被执行人如果违反“限驾令”的,法院可以对其采取罚款、拘留等措施;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司法实践中,一些被执行人为躲避债务,把车辆登记在他人名下,自己却依然享受驾驶汽车的权利,面对法院执行不是躲就是拖,导致申请人的合法利益难以得到维护。“限驾令”的出台,正是为了限制失信被执行人的这种行为,同时解决群众反响强烈的规避执行问题。
四是推行执行“惩戒预警”机制,破解执行僵局显成效。
执行中,经常会遇到被执行人规避执行、协助义务人不协助执行的情形,给执行工作带来很大的阻力,尤其是一些行为类执行案件。为有效破解这一难题,2022年5月,神木市法院开始推行执行“惩戒预警”机制,以预留空间的方式,针对一些有履行能力但不自动履行,尤其是法律意识淡薄、不了解执行措施的被执行人或协助义务人发出《预处罚通知书》,通过文书的形式将口头警告书面化,对被执行人发出“惩戒预警”,既增强了震慑力,又给予被执行人自觉履行义务的空间。处罚只是手段,促进被执行人或协助义务人主动配合执行,切实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才是目的。灵活运用预处罚措施既有效督促执行,又能减少对相关责任人的影响,通过预罚款的方式,在依法保障执行内容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对被执行人权益的影响,督促其主动履行义务,实现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五是建立健全信用修复机制,彰显善意文明执行理念。
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积极引导当事人自觉履行法律义务,助推诚信社会建设。执行实践中,在保护申请执行人合法权益的前提下,亦采取对企业经营影响较小的控制措施,如允许企业留存部分经营资金、允许分期或适当延长执行时间等,为困难企业生存发展留下余地。2021年6月23日,发出全省首份《信用修复决定书》,为“诚实而不幸”的被执行人提供了“造血再生”的机会。法治就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神木市法院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以高效、规范、公开为目标,不断探索、创新执行举措,加大保护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合法权益力度,为主动履行法律义务的被执行人提供正向激励。
六是首推“一案一悬赏”执行机制,让终本案件不再沉睡。
执行中,有部分案件通过“线上线下”查控后仍无法执行的,依照法定程序以终结本次执行程序方式结案,使得案件执行无法取得突破性进展。针对这种情况,神木市法院适时创新,在征得申请执行人同意后,于2022年7月份推出“终本”案件“一案一悬赏”执行机制,对此类案件的被执行人下落及其财产线索等进行悬赏征集。该项执行措施一方面可以调动社会力量查找被执行人的相关线索,对目前法院的线上、线下调查进行补充;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公开悬赏的方式增加被执行人的心理压力,使其认识到不履行义务的负面影响,敦促其主动履行相应义务。
七是推行“司法拍卖+拍辅”模式,跑出财产变现加速度。
为切实解决涉案财产处置变现难、变现慢问题,有效防范涉财产类执行案件潜在风险隐患,保障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得以及时实现,神木市法院率先成立全市首家资产处置团队,实行涉案资产集中处置。该团队成立后,负责办理涉财产类执行案件的查控、调查、评估勘验、司法拍卖、房屋腾退、财产交付、财产过户等事项。同时,为进一步提高处置质效,巧借外力,开始引进专业拍卖辅助公司,实行拍辅工作外包。通过引入第三方拍辅机构,将80%财产处置辅助性事务工作由第三方机构完成,执行法官仅需完成20%的核心处置工作,逐步构建起一套“以专业法官为主导、以辅拍公司为辅助、以信息化技术为依托”的工作体系,实现财产处置工作集约高效规范,进一步全面提升资产处置速度,节约司法资源,提升执行效率。
八是推行卷宗管理“中间库”,为两终案件配备专职管家。
为高效破解终结、终本执行案件后续管理难题(以下简称“两终”案件),推动两终案件管理的良性运转,神木市法院打破该类案件的传统管理和运行模式,组建了专门的两终案件管理团队,并借助信息化手段,建成陕西省首个两终案件卷宗管理“中间库”,负责对两终案件后续执行纸质材料进行逐一关联标记、登记造册、分类管理,做到“一案一档”,并对纸质材料进行集中扫描,将形成的电子卷宗通过线上“可视化管理”模块引入原两终案件“后续材料”目录下,形成两终案件后续执行日志;同时建立两终案件“中间库”电子台账,对进出的卷宗材料进行实时动态登记,真正实现两终案件的精准、动态、可视化管理。
九是强化“立审执”协调联动,无缝对接破解执行难。
为从源头缓解执行难,神木市法院率先成立全省首个财产保全中心,在诉讼前端推出创新便民举措,打造司法服务“快行道”,将执保程序前移至立案阶段,依职权启动保全程序,建立了打击规避执行行为的高效常态机制,降低了判决生效后执行不能的风险。此举在全省基层法院中更是首创,发挥了良好的带头示范作用。执行保全首次实现执保案件全覆盖,大量执保案件快速高效集中办理,有效打击了规避执行行为,确保案件进入执行程序有财产可供执行,最大限度地保障胜诉当事人的实体权益,对捍卫人民法院司法公信力、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满意度,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十是深化执行联动机制建设,打造综合治理执行难大格局。
在执行中,人难寻、人难认、房难找、门难开、字难签等现实问题,一直是困扰执行干警的“难题”。破解这一难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发力,进一步深化执行联动机制建设,优化联席会议制度,增强协同攻坚合力,才能更好地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神木市法院主动向党委政法委专题汇报法院“切实解决执行难”工作进展情况,积极争取党委最大限度的支持。2022年5月7日,由神木市委政法委牵头组织召开了全市“切实解决执行难”联席会议,40多家联动单位参会并作了交流发言,会议通过了《关于深化切实解决执行难联动机制实施方案》。通过联席会议,全面构建起了“党委领导、政法委协调、人大监督、政府支持、法院主办、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综合治理执行难工作大格局。
下一步,神木市法院将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在深化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坚持从群众和企业的实际需求出发,厚植法治意识、搞好司法服务、不断改革创新,切实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服务保障地方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司法力量。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