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消息!吴亦凡逃税背后:大数据治税时代来了
(资料图)
近日,明星吴亦凡因偷逃税款,税务部门对其依法追缴税款、加收滞纳金并处罚款共计6亿元。此案引起了社会对高收入人群税收征管问题的广泛关注。
税务部门就吴亦凡案查处情况答记者问时,提及是“根据有关方面线索和税收大数据分析”来对其进行查处,这是继范冰冰、郑爽、薇娅、邓伦逃税案之后,税收大数据再一次 “火眼金睛”精确打击纳税人偷逃税款的典型案例。利用税收大数据技术提升税收监管水平已成为保障我国的税收安全和提升我国税收治理能力的关键途径,也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实现从“以票管税”向“以数治税”分类精准监管转变,进而实现税收现代化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目标。
税收大数据工具与税收稽查
因大数据拥有海量性(Volume)、高速性(Velocity)、多样性(Variety)和价值性(Value)的独特优势,使得大数据技术在各种领域都已推广应用,其中在税收征管领域的应用便是税收大数据。根据OECD最新公布的《税收征管2021》,以国际范围内59个发达经济体为统计对象,发现其中已经有超过80%的税务部门使用大数据分析工具和技术辅助税收征管,以税收大数据辅助税收征管已经是国际趋势。
我国利用大数据思维在税收征管领域建立的第一个重要应用是“金税三期”(即国家税务总局金税三期工程)。十三五规划正式确定了“互联网+”和国家大数据战略,并于2016年完成了金税三期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
在金税三期出现之前,每个企业的涉税数据分别由国税局和地税局在各个地方进行散点化的分装,金税三期出现之后,则将这些数据统统整合打包进金税三期,通过“企业所有经济活动都体现于增值税发票,所有增值税发票都通过金税三期系统”,以增值税普票和专票为依据,掌握企业的交易对象信息,并倒推计算出企业成本、利润、费用的数额,大大增强了税务部门的税收风险识别和管理能力。学术界的近期研究发现金税三期的实施有助于降低企业偷逃税程度、提高纳税人的纳税遵从。
金税三期建成以后,国家主观上的有意导向加上客观上数字经济的高速发展、信息技术进步和数字技术人才蓬勃涌现,在多方合力的作用下,税收大数据的内涵得到进一步拓宽和细分——现行税收大数据的概念,不仅包括税务部门内部系统里的所有数据,还包括部分其他政府部门所掌握的企业数据(例如企业在银行、公安、工商部门的数据)、以及部分来源于互联网反映企业经济活动涉税数据(例如企业资产重组、大规模并购等数据信息)等等。
换句话说,所有可能有助于对企业进行税收监管和经济分析的数据都有机会能成为税收大数据的一部分,它们共同构成了今天我们所看见的“新版”税收大数据,它们的存在为筑牢我国的税收安全立下了汗马功劳——前述针对吴亦凡、薇娅等演艺圈的高净值收入人群的税收稽查仅仅只是冰山一角。从2018年8月开展打击虚开骗税违法犯罪行为专项行动以来,截至2022年3月底,税务部门通过查处骗取出口退税违法行为已挽回国家税款损失346亿元——如此大规模广覆盖的税务稽查,都离不开税收大数据的辅助。
“数据”易得、“智慧”难寻
作为在税收征管领域“从尼安德特人到现代智人的进化”,税收大数据给我国整个税收征管能力带来了质的改变与飞跃,但也必须认识到,目前对税收大数据的使用水平依然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在摸着石头过河的同时,也遇到了许多从前没见过的新问题与新瓶颈。
首先,无效数据多,数据利用率低。数据数量提高同时带来的副作用就是数据泥沙俱下,数据质量较低。这在平时并不容易引起注意,甚至还能营造一种“百花齐放”的虚假繁荣,但等到税务部门有了具体的稽查需求,就容易陷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尴尬境地。税收大数据不是数据量累积起来就万事俱备,税务部门必须要在有限的人力资源下,以自身的稽查需求为导向进行数据统计,要有的放矢地摸索出数据数量和质量之间最高效的平衡点。
其次,大量基层税务工作者能力不适应。由于数据技术存在一定的技术门槛,而多数基层的税务工作者素质参差不齐,很难充分利用好税收大数据,从政府端看,如果税务干部不熟悉数据分析技术,可能会直接影响税务监管和稽查的效果;从企业端看,如果税务岗位的职工对报税系统不熟悉,则可能对数据源造成污染。例如,在申报征收环节多次更正申报表、违规使用税票录入等,导致会统核算数据失真、报表数据混乱,影响后台数据质量。解决这个问题没有捷径,只有多培育财税技术型人才,完善奖惩机制、定期组织培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才能逐步把问题解决。
第二,更互通。在金税三期已经部分打通与银行的数据门槛的基础上,金税四期又进一步深化了与银行的数据互通,并监控私卡交易。根据信息经济学思维,各方数据都是纳税人真实应纳税额的一个信号,多个信息含量不完全重合的信号的纳入将有力提升征管稽查能力。
第三,更安全。“全云化”技术架构减少了数据流通的环节,降低了数据暴露的风险。数据生产的安全一是可以减少数据污染,避免信息扭曲;二是保密性更强可以减少客体对于数据收集对于个体隐私泄漏的担忧,这对于高收入人群而言尤为重要。总之,金税四期的新功能,将有助于解决税务部门长久以来的工作重难点。除了个人所得税,金税四期还更大范围地覆盖了很多其他税种。
愿将黄鹤翅,一借飞云空。党的二十大精神要求税收现代化服务中国式现代化,这就需要税收大数据的不断助力,客观上就要求不断创新大数据的覆盖范围、实现技术和运用场景。国家的现代化离不开数字信息技术的强大驱动力,税收大数据的发展进步,必将续写税收征管改革的新篇章。
(孙鲲鹏系中央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副教授、财税大数据实验室副主任;陈运森系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教授、资本市场监管与改革研究中心主任;吴子龙对此文亦有贡献)
再次,存在企业信息泄露的隐患。想要发挥税收大数据的全部威力,就需要广收集,多共享;但反过来说,数据量越大,流通的部门越多,信息泄露的风险也就越大。据IBM统计,2020-2021年间全球企业数据泄露的平均成本高达424万美元,其中业务损失平均成本上升至159万美元,数据泄露带来的风险不能不重视。而税收大数据泄露的风险点主要集中在流通环节(例如税务干部接触数据、将数据交由中间技术方处理)和储存环节(例如将第三方云平台合作储存涉税信息),税务部门有必要对数据安全保持高度重视,定期进行安全培训、明确数据管理职责边界、健全数据暴露预警机制、加强法律制度建设,把信息泄露的风险降到最低。
构建智能、互通、安全的大数据治税体系
税收大数据在未来的应用场景将越来越立体和具象:一是数据联通性方面,税务部门将与其他政府部门的信息系统形成更便利的互联互通;二是数据集构建方面,将形成规模大、类型多、价值高以及颗粒度细的税收大数据;三是数据的应用方面,税收执法和服务将与大数据有机融合、深度联动,同时数据安全保护也更加有效。简言之,智能、互通、安全,将会成为未来税收大数据的三个关键词,这也印证了2021年3月中办和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的重要内容。而这三个关键词,也能用于概括今年年底即将完成开发工作的“金税四期”的特点。金税四期是金税三期的2.0版本,在金税三期的原有框架上增加了新功能,体现了如下特点。
第一,更智能。原来的分析对比方法和后台监控的手段,由传统的互联网+信息化系统提升为人工智能和云处理的状态,大大节省人力成本。数据分析能力是提升税收征管稽查能力的关键手段,而根据理性人视角下的税收遵从理论,在面临更高的稽查与处罚风险时,税收遵从率将得到提升。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