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村印象亮相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独立展「深•绿DEEP GREEN」

来源:上海热线财经 2023-05-30 10:02:21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18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于2023520日正式开幕。此次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的主题为未来实验室The Laboratory of the Future”。本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展览以更新·共生为主题。

展厅外景

2023年威尼斯双年展的大背景下,此次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独立展以「深·绿DEEP GREEN」回应中国乡村实践对于「未来实验室The Laboratory of the Future」的思考,试图跳出形式与空间,以更朴实真切的方式探索乡村之绿,透过标准、感知和资源三维角度,重新审视「绿」在中国城乡发展中的定位。

「深」既是深层的,又是人的独立精神;「绿」是人与自然共存的意愿。DEEP GREEN所倡导的是超越绿色建筑的局限,不是技术和指标所营造的、以目的为导向的人工绿。当设计师介入乡村,能够从在地文化、社会生活、消费习惯等感知层面,思考自然的底层逻辑。

·绿DEEP GREEN“独立展共分为八个展区,分别对应了解决当代中国乡村问题的八大策略——边界、记忆、符号、形态、媒介、对话、协作、共荣。

余村印象将在对话/dialogue”展区中亮相。本展区将在线上交互的元宇宙空间中呈现。在传统设计策略中,对话属于抽象的范畴,一种人与空间交流的感知过程。展览透过数字化化场景,为参观者打造一个的虚实共生世界,体验现实世界的多元宇宙

展厅具体位置:Olivolo Galleria,  San Pietro Di Castello 65/A

余村印象展位

余村印象展览图册

余村印象的展览主题插画,运用中国水墨画的手法表现建筑与场地的剖面关系。展现出余村印象倡导以人为本的文化记忆在生态时代进行重塑感知,以及建筑融入自然山水的低碳理念。

余村印象主题插画

对话·余村印象

Dialogue · Impressions of Yucun

余村印象位于两山理论发源地安吉余村,是余村的第一栋零碳建筑,由巍山工业区生态复垦后保留的两栋厂房改造而来,这两栋建筑见证了余村从工业飞鸟生态田园的绿色发展之路。

夜幕下的余村与余村印象

余村的全球合伙人计划,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新青年来到余村,他们为余村带来了新业态,也使得余村传统文化与城市多元文化产生了碰撞,这种碰撞逐渐改变了余村的传统生活方式,余村变得时尚、现代与包容。余村印象设计之初就立足于此,希望打造一个复合包容的文化场所,让村民、新青年、游客在此产生文化共鸣。

余村印象的成功打造,也为乡村工业遗存建筑在生态时代的更新再利用,提供了实践经验。

余村印象

对话场地记忆:见证时代发展的大地剧场

Memory of Dialogue Venue: The Earth Theater Witnes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余村印象挖掘其从工业时代到生态时代的场地集体记忆,设计将场地打造为大地剧场,将农作物种植复制了原来厂房的肌理,不同的农作物种植代表着曾经不同的工业厂房印记,田埂路延续了过去厂房的运输道路,作为人行通道,增强场地的阅读性与步行可达性,让人更深刻的阅读余村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可阅读的大地剧场

对话建筑更新:文化重塑与空间包容

Dialogue on Architectural Renewal: Cultural Remodeling and Spatial Inclusion

余村印象建筑的更新改造不但汲取了现状建筑包含的集体记忆构造元素,还结合新的使用需求逻辑与时代建筑美学,使得建筑语言更新后向新的时代传递。

保留集体记忆的现代建筑语言

水泥厂保留了原有建筑的体量及开窗的记忆,建筑上部做得更为通透,让建筑空间与青山绿水融为一体,隐喻了余村的破茧成蝶。

建筑融入绿水青山

在原水泥厂地下空间开挖下沉庭院与活动空间。原拉丝厂保留了厂房镂空的表皮元素,将建筑下部通透处理,与大地景观融于一体。

建筑的下沉庭院

补充连廊串联两栋建筑,使得原本孤立的两栋建筑产生联系,并消融场地高差对建筑的影响,搭建完整的人行流线,使得建筑与山体及田园的关系更为和谐,激活了场地元素之间的整体联系。

夜景的灯光设计,将勾勒连廊与建筑的链接,像一把打开绿色发展的金钥匙。

夜景的余村印象,像一把打开绿色发展的金钥匙

连廊建立场地与建筑之间的联系

水泥厂建筑空间赋能为乡村图书馆,空间采用开放式设计,室内空间保留了原有的两堵隔墙,,从底层延续至顶层,创造更大的连续空间。

连续而开放的内部空间

观景咖啡厅与书架墙

对话材料赋能:本土材料与低碳建筑

Empowering Dialogue Materials: Local Materials and Low Carbon Buildings

设计延续了原水泥厂的工业记忆材料——混凝土材质,并和当地种植的竹子结合,浇筑成竹模混凝土,使得建筑外墙呈现质朴而富有变化的肌理效果。保留了水泥厂原始楼梯的形态,用钢结构与毛竹围护进行重塑,突破了原有公共垂直交通的属性成为最佳的观景空间。纵向延伸的毛竹围护与墙体的竹膜混凝土肌理相得益彰,呈现和谐统一的外立面效果。

毛竹维护观景连廊

余村印象采用科技创新材料实现碳中和,为未来乡村建筑的碳中和发展方向做出了实践和探索。乡村工业遗产转向绿色公共空间是一种在可持续发展和低碳经济视野下的创新实践。通过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破坏和碳排放,降低社会发展成本,并提高建筑的能源效率和环境友好性。

记忆材料的肌理变化

对话使用价值:空间利用的可持续性

The Value of Dialogue Use: Sustainability of Space Utilization

余村印象投入使用后,成为村民、新青年、游客交流碰撞的最佳场所。人的活动为建筑的使用带来了创造性影响,通过建筑的使用价值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共生。

青年图书馆和国漫主题咖啡文创店的成功运营,吸引不同人群在这里聚集,让这两栋厂房遗存建筑从设计到使用真正完成了焕活蜕变。

余村合伙人在青年图书馆的交流

余村印象还定期举办文化和创意活动,如余村全球合伙人、青年论坛、漫画摄影展、年终分红大会、迷笛音乐节等,吸引大量年青人入驻,进一步激活了乡村,引起了全国的关注和反响。

余村印象已经成为推动余村文化交流与社区凝聚,培养青年人才,激发创业创新的重要平台。余村印象定期举办的各类活动已经成为余村景区对游客最大的吸引点。

项目名称:余村印象

主设计师:杜春宇、金凌骏、王园园、徐叶

设计团队:上海交通大学

项目地址:浙江安吉余村

摄影:吴青山

撰稿:王园园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