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师附小:智慧劳动 居家卫生我能行 从小事做起 争当文明新风“小当家”
【爱国卫生 文明新风】
这里有《抗击疫情飞行棋》,也有防疫“三字经”;会进行整理书包比赛,还会教孩子们“智慧劳动”……记者走进上海市第一师范学校附属小学(以下简称“一师附小”),发现这里人人都是文明新风“小当家”。
智慧劳动 居家卫生我能行
疫情期间,在一师附小,居家战疫小手牵大手,文明卫生以“小”带“大”。
督促爸爸妈妈出门戴口罩;奶奶买菜回家给奶奶鞋底消毒;在饭桌上咳嗽的时候,会下意识地遮住嘴,避开人……说起这些例子,一师附小副校长张燕如数家珍。宅家这段日子,这些“反向教育”的事例基本上天天都在发生。
小朋友们认真的样子让人无法拒绝,带动着大人们也开始注意这些看似微不足道,却很重要的文明卫生小习惯。
长假里,孩子们的这些知识从哪来?
疫情期间,老师们定期通过晓黑板、钉钉等网络渠道,向学生们宣传勤洗手、减少外出、如何戴口罩等安全防护小知识;各年级的家委会也行动起来,及时在班级群内分享卫生宣传知识;在近两个月的网课学习期间,空中课堂为学生开展了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普及健康生活的科学知识。学校通过各种渠道和方法,让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学生都能健康抗疫不掉队。
寓教于乐 从孩子们的角度想问题
“禁食野生动物、勤洗手、出门戴口罩,红灯停两次,绿灯行两格……”“地图”上肥嘟嘟的小蝙蝠,笑得邪恶的病毒,和穿着防护服握拳鼓劲的小人画得活灵活现,一圈被彩铅涂成红黄绿三色的格子,围着它们的终点——胜利。
这叫《抗击疫情飞行棋》,是一师附小五(5)班学生滕子萱画的,就印在小册子《附小学子抗疫记录》的最后两页。回到校园的孩子们每人发一本,展开就能“实战”。
在这本“记录”里,还有孩子们疫情期间的日记、感谢白衣天使的漫画、为武汉鼓劲的书法,还有很多二维码,扫一扫,孩子们自己表演的小节目就播放了出来……
不仅如此,一师附小的大队部还组织队员们自主创作了“三字经“童谣,组织同学们读读讲讲议议做做。
“要让孩子们知道发生了什么,并用孩子们喜欢的方式帮助他们理解。”一师附小校长鲁慧茹说,“让疫情期间特殊的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站在一师附小的操场上,一师附小的大队辅导员贾为卿还指给记者看了操场边的一处网格,上面可以按学号悬挂孩子们的口罩,这样在学生们上体育课的时候,口罩既不会弄脏也不会弄混。以防万一,旁边还有个小备用箱,装着消毒洗手液、口罩,“孩子们小,遇到事情会无措,在操场边预备这些小物件很实用”。
小事不小 人人都是“小当家”
语文、数学、外语竞赛耳熟能详,但整理书包比赛听过吗?时间、整齐度、书本从高到低、作业分类、学科分类、袋子有没有整齐,这些都是灵活的评判标准,小朋友做得棒,还会得到一张和自己整齐小书包的合影。
为什么要进行理书包比赛?贾为卿说:“书包理得整不整齐,往往可以看出学习习惯好不好。”教科书没带,有时会有小朋友说爸爸妈妈没帮我装。“不能养成推卸责任的习惯。”
小事不小,自己检查作业、自己规划时间,不拖拉、不推卸,自己为自己负责,这些好习惯的养成要从小到自己理书包这样的小事做起。
环境卫生——争做保洁小卫士。一师附小持续多年的每天10分钟劳动是学生最乐于参加的实践活动,每位同学拥有自己的劳动小岗位,在这午间的10分钟里,每位同学都真正成为学校的小主人,人人争当保洁小卫士,为教室、学校的环境整洁出力。
饮食卫生——争做健康小当家。教导孩子们从小养成干净卫生的用餐礼仪,“小手洗一洗,摆好餐巾布,饭盒轻轻放,细嚼又慢咽,饭粒不掉地,桌面要清洁”。
课间卫生——争做文明小标兵。每天的课间是学生的自由活动时间,学校引导每位学生卫生保健、文明休息:喝茶用专人茶杯;便后勤洗双手;纸屑扔进专箱……
用眼卫生——争做护眼小主人。每天组织学生做好两操,每班同学轮流做眼保健操的检查员,课间引导学生进行远眺,引导学生关注用眼卫生。
健康卫生宣讲——争做宣传小主持。持续10多年的每周爱国卫生与心理健康的小讲坛,每周二中午进行专题宣讲,涉及卫生、健康、流行性疾病等多方面,在师生、生生的互动中传递卫生知识。
“小朋友从以前的‘袖手旁观’,变成了现在的‘眼里有活’。”三(一)班宋谨含的妈妈发现孩子回家会主动帮家里做家务了,特别欣慰。
“从引导、养成到形成习惯,循序渐进地让孩子们从小养成健康的卫生习惯,这是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育人的重要步伐。”鲁慧茹说。(光明日报记者 孟歆迪)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