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抢资源、中游扩产能 多家锂电巨头定增
11月25日,上海有色网数据显示,电池级碳酸锂连续三日报价突破20万元/吨,创下历史新高,较去年同期的4.35万元/吨上涨359.8%。但此前大热的锂电池指数当天出现回调,收报1674.42点,跌幅达0.31%。随着锂电“赛道”的热度上升,行业巨头纷纷通过抢资源、扩产能等手段加强布局,就连部分其他行业的巨头也尝试“跨界”分一杯羹,从二级市场表现和有关部门的关注来看,部分企业的锂电版图“扩张”当前还未得到正面反馈。工信部等有关部门也积极行动,进一步加强锂离子电池行业管理、推动行业转型升级和技术进步。
供不应求,锂电材料价格一路高涨
上海有色网数据显示,11月25日,电池级碳酸锂连续三日报价突破20万元/吨,较去年同期的4.35万元/吨上涨359.8%,年初至今上涨277.4%。
资料显示,从去年年底开始,锂电价格便一路高涨。业界认为,一方面,是由于需求的扩大——新能源车市场的快速成长助推市场对锂电池的需求;另一方面,是因为供应的减少——锂本身属于稀有金属,全球锂矿在去年经历了停产合并后的产能收缩,再加上疫情影响,锂电原材料供应陷入紧张。其在未来几年的开采情况能否跟得上新能源汽车的需求,是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从销量到利润的关键因素之一。
华西证券研究报告认为,全球硬质岩石锂资源未来2年总体增量非常有限,如若扣掉格林布什矿山非市场化销售的精矿增量外,能够给全球锂盐加工厂提供的精矿原材料增量更加有限,绝大部分锂盐加工厂将面临原材料短缺的情况。
上游抢资源、中游扩产能,多家锂电巨头定增
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催促着锂电巨头加快了“买资源”的步伐。11月24日晚间,锂离子电池及相关材料生产研发企业多氟多发布了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拟募集资金不超过55亿元。其中,44亿元用于年产10万吨新型电解质锂盐项目,包括年产80000吨六氟磷酸锂、10000吨双氟磺酰亚胺锂及10000吨二氟磷酸锂生产线建设。
巨头加码的还有锂电正负极材料、电解液等环节。宁德时代供应商德方纳米发布2021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预案称,公司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股票数不超过2676.80万股,预计募资不超32亿元;其中23亿元投资于年产11万吨新型磷酸盐系正极材料生产基地项目,9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宁德时代则发力动力电池赛道。11月15日晚间,中国新能源产业龙头宁德时代发布了定增预案修订,下调定增金额,宣布定增募集不超450亿元,定增所得的资金将用于新的锂电池生产基地建设、储能锂电池研发生产以及先进技术研发与应用项目。
不过,定增公告发布后,二级市场似乎并不买账。11月25日盘中,多氟多跌幅一度超过6%。宁德时代修订定增公告的次日(11月16日),开盘跌超1%。11月25日收盘,宁德时代和德方纳米均呈跌势,分别微跌0.73%和0.53%。
多行业企业“跨界”加入锂电“赛道”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锂电市场持续表现出高景气的市场态势,火热的行情也引发了多行业企业“跨界”关注。不仅一批化工企业加速入局,就连“水泥龙头”金圆股份和“纺织巨头”中银绒业都忍不住加入锂电“赛道”。
11月20日,中银绒业发布公告称,拟与四川鑫锐恒锂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鑫锐恒)及其股东崇欣信达签订《股权转让协议》,崇欣信达将其持有的鑫锐恒100%股权以0元的价格转让给本公司。转让完成后由本公司对鑫锐恒进行实缴注册资本金5000万元,鑫锐恒成为本公司全资子公司,并计划以鑫锐恒作为投资主体投资建设年产8万吨锂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项目。项目预计投资总额20亿元,其中固定资产预计投资12亿元,流动资金预计8亿元,项目总建设周期预计4年。一期计划建设年产2万吨锂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生产线,一期建设预计自具备开工条件之日起12个月内完成。
但随之而来的是,11月23日,深交所对中银绒业下发关注函,聚焦其项目可行性、资金来源等问题。深交所的关注函要求中银绒业说明鑫锐恒设立后的业务开展情况及债务构成情况,收购鑫锐恒的具体原因、交易的必要性,以及交易完成后的业务整合安排;结合鑫锐恒的相关技术储备、人才储备、客户资源、市场需求、行业竞争力等情况,说明该次对外投资项目设计产能的合理性和项目的可行性。
披露显示,鑫锐恒为本年度新设立公司,截至2021年10月31日,资产总额126万元,负债总额130万元,净资产-3.96万元,营业收入0元,净利润-3.96万元。
对于企业“跨界”,宝新金融首席经济学家郑磊表示,两个不同行业的企业组合,不仅企业文化可能相互冲突,在资源和市场上也难以形成协同效应,面临一定经营风险。
锂电行业规范突出生态环保要求
面对锂电“赛道”的高热度,为进一步加强锂离子电池行业管理、推动行业转型升级和技术进步,11月18日,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对《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21年本)》(征求意见稿)(下文简称《规范条件》)和《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公告管理办法(2021年本)》(征求意见稿)同时公开征求意见。《规范条件》提出,引导企业减少单纯扩大产能的制造项目,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规范条件》从产业布局和项目设立、工艺技术和质量管理、产品性能等多方面对行业技术进步和规范发展提出要求。在产业布局和项目设立方面,《规范条件》要求锂离子电池企业及项目应符合国家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节能管理、安全生产等法律法规要求,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相关产业规划及布局要求,符合当地国土空间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规划等要求,满足“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
同时,在规划确定的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以及国家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禁止建设工业企业的区域不得建设锂离子电池及配套项目。上述区域内的现有企业应按照法律法规要求拆除关闭,或严格控制规模、逐步迁出。(记者许晓芳、张文卓)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