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晒图,不看展” 请别辜负了博物馆的努力

来源:科技日报 2020-05-15 14:11:15

一年一度的国际博物馆日马上要到了。这些年,我国博物馆建设成就显著。这不仅体现为各类博物馆硬件设施更加完备,更表现为民众“博物馆自觉”的提高。“不在博物馆,就在去博物馆的路上”,从前或许还只是小众文青们的口号,现在已成为市民文化生活之日常。与此互为因果的,则是博物馆越来越接地气的新变化。不论是以故宫文创为代表的博物馆文创热的兴起,还是两年前那令人惊艳的“文物戏精大会”短视频,都表明博物馆严肃、刻板的形象正在“萌化”,仿佛从一位高台教化的老师变成了学识渊博的好友。

互联网技术的发达和普及,则让博物馆以数字化的方式更广泛地走入人们生活。特别是在5G技术加持下,数字博物馆、360度在线全景看展等有了更坚实的基础。去冬今春的新冠肺炎疫情,又使得在家“云游”博物馆成为更多人的选择。今年2月下旬,中国国家博物馆等曾联合举办“云游博物馆”活动,推出没多久就获得了2600多万次的播放量。这些新因素提升了人们“云看展”的意识和能力,促使各地博物馆从硬件和服务等多个层面加快云建设的步伐,还培养了一批适应网络直播环境的导游主播,并最终把博物馆更深更牢固地嵌入人们生活之中。同时,社交媒体的发展把人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联系了起来,建立在共同兴趣和审美偏好基础上的“趣缘”纽带,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广泛而深刻地影响普通人的生活。“无晒图,不看展”,成了许多人的共识,到博物馆“打卡”“拔草”,在文化赏鉴之外,又增添了生活社交和群体认同的意义。

不过,当博物馆深度介入我们的生活,把一桌桌文化盛宴摆在我们面前,也促使我们思考打开博物馆的正确方式。如果满足于走马观花式的“打卡”,津津乐道于文物轶事、俏皮段子,或热衷于“剁手”文创,恐怕就辜负了博物馆“我本将心向明月”的努力。博物馆的物理空间或许不大,却是历史和现实的交汇之所。博物馆展陈的虽多为历代器物,体现的则是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其实,我们对历史和文化的认识,总是和文物精品联系在一起的。想起秦朝,必想到兵马俑;想起汉朝,又会想到金缕玉衣;想到恢宏开放的盛唐,唐三彩的马或骆驼就浮现于眼前,在前牵引者又常是高鼻深目的胡人;想起风雅精致的宋代,则又仿佛看到《清明上河图》的画卷徐徐展开,市井商业文化繁盛的景象跃然眼前。因此,到博物馆去,是历史对话之旅,更是精神播种之旅。

而这一切的实现,固然有赖于博物馆的藏品数量、质量,以及展陈规模和方式,但也和人们的博物馆素养密不可分。走进同一个博物馆,面对同一件展品,博物馆素养高的人满心欢喜,会心微笑,在展品文化气韵的感染下,陷入神游物外、思接千载的审美之境,得到无穷的精神享受;相反,博物馆素养低的人,看到的无非断砖碎瓷、黄纸枯绢,除了剪刀手合影晒图外,一无可为。我以为,提升博物馆素养,除了多方面知识的积累之外,还有三个要点。一是历史的观念,博物馆是历史的容器,对历史抱有温情与敬意者,方能在这里静心聆听过往的足音,感悟先人的智慧。二是包容的胸怀,博物馆是展示文化成果之所,更是检验文化观念之地,在这里,与其执念于验证某种文化偏好,不如敞开心扉见证文化多样化的可贵。三是欣赏的目光,在博物馆当然可以学到知识,进而深化对人类历史和文化的理性认识,但更重要的是接受艺术熏陶,感受岁月流光,领略文化之美,在情操和趣味的陶冶中,遇见一个更好的自己。(胡一峰)

关键词: 博物馆 互联网 文化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