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类业务最新消息
在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及“推动金融系统全年向各类企业合理让利1.5万亿元”之后,作为金融让利主力的商业银行净利润情况顿时备受市场关注。实际上,银保监会近两年来一直通过政策引导银行金融机构的信贷投放“增量降价”,尤其是对制造业、民营小微企业等领域,同时加大了治理各类金融乱象。
《中国经营报》记者获悉,银保监会在近期下发了关于信托公司风险资产处置相关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确了压降通道类和违规融资类信托规模,但是对于投向中小微企业、科创企业、“两新一重”建设领域的融资类业务仍持支持态度。
信贷投放“瞄准”实体经济
银保监会相关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银行业实现净利润7102亿元,同比增长5.62%,其中商业银行实现净利润6001亿元,同比增长5%。
对于利润增长的原因,主要在于生息资产增长较快。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银行业以更大力度增加信贷投放,前5个月各项贷款新增10.9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多增2.58万亿元。增持国债、地方债和企业债等各类债券,银行业债券投资余额较年初增加3.77万亿元,余额同比增长14.3%。
银保监会政策研究局一级巡视员叶燕斐表示,监管按照“六稳”“六保”工作要求,加大了对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今年前5个月,制造业新增贷款1.4万亿元,同比增长10.1%,为2014年以来最快增速。制造业新增贷款占境内新增贷款的11.3%,比年初提高6.7个百分点。
他表示,信用贷款和中长期贷款投放持续增加。一季度末,制造业信用贷款和中长期贷款分别较年初增加4528亿元和2958亿元。以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为代表的新基建和先进制造业领域信贷快速增长。高技术制造业贷款余额2.97万亿元,较年初增加2753亿元,占新增制造业贷款的25%,电子信息板块贷款余额较年初增加1792亿元,同比增长25.3%。制造业贷款质量基本保持稳定。一季度末,制造业不良贷款余额8456亿元,较年初增加328.5亿元,不良率4.5%,基本与年初持平。
对于小微企业的融资,银保监会今年以来加大了监管考核力度,督促银行机构努力实现单户授信1000万元及以下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增速、户数不低于年初水平的“两增”目标。截至5月31日,全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3.08万亿元,同比增加2.83万亿元,同比增速27.56%,远高于各项贷款同比增速。
由于疫情的影响,监管还对困难小微企业出台了专项政策,对2020年1月25日以来到期的困难中小微企业(含小微企业主、个体工商户)贷款,实施临时性延期还本付息安排,免收罚息,不因疫情因素下调贷款风险分类,不影响企业征信记录。
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5月31日,银行机构已对79.9万户的1.44万亿元到期贷款本金实行延期;对59.7万户的653.7亿元到期贷款利息实行延期。除此之外,银行机构还通过还贷后再给予融资支持等多种方式给予企业持续金融支持2.4万亿元,加上对中小微企业贷款实施的临时性延期还本安排,银行机构为超过四成的中小微企业到期贷款提供了再融资支持,缓解了受困企业的财务支出和流动性压力,支持企业有序复工复产。
压降两类融资类信托
相比银行信贷规模的增长,信托资产规模则是稳中有降,通道业务持续收缩。银保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5月末,全行业受托管理信托资产余额21.26万亿元,较年初减少3426亿元,较2017年末历史峰值减少4.98万亿元。其中事务管理类信托资产余额9.72万亿元,比年初减少9266亿元,较2017年末历史最高点减少5.92万亿元,累计压降37.85%。
银保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信托对于支持实体经济力度不减,投向结构不断优化。截至5月末,全行业直接投入实体经济(不含房地产业)信托资产余额13.24万亿元,占全部信托资产余额的62.29%,同比提高3.23个百分点。投向小微企业的信托资产余额2.32万亿元,积极为小微企业、民营企业发展提供了差异化金融支持。
该负责人明确表示,近日银保监会下发了关于信托公司风险资产处置相关工作的通知,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通知对信托公司提出了“三位一体”的工作目标。重点是要求信托公司加大表内外风险资产的处置和化解工作,其次对压降信托通道业务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此外要求信托公司压降违法违规严重、投向不合规的融资类信托业务。
他表示,广义的融资类信托既包括通道类融资信托业务,也包括信托公司主动管理的融资信托业务,需要重点压降的包括:一是各类金融机构借助信托通道开展监管套利、规避政策限制的融资类业务;二是信托公司偏离受托人定位,将自身作为“信用中介”,风险实质由信托公司承担,违法违规开展的融资类业务。
“重点压降违法违规严重、投向政策限制性或禁止性领域的融资类业务,但是支持开展投向中小微企业、科创企业、‘两新一重’建设领域的融资类业务,鼓励信托公司发挥信托融资方式灵活的优势支持复工复产、复业复市。”该负责人称。
该负责人还强调,信托公司转型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压降违规融资类信托业务也将是一项持续的工作。因此,监管政策不会一刀切停止信托公司开展融资类信托业务,而是逐步压缩违规融资类业务规模,促使其优化业务结构,直至信托公司能够依靠本源业务支撑其经营发展。
降价让利“组合拳”
在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及“推动金融系统全年向各类企业合理让利1.5万亿元”之后,银保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也表示了“经济和金融同呼吸共命运”。
叶燕斐表示,银保监会通过“降低负债端成本”“线上服务降低管理成本”“督促银行规范服务收费行为”“合理确定资产端利率”等方式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这其中包括对银行机构结构性存款违规展业问题下发专项文件,要求银行科学审慎设计结构性存款,不得发行收益与实际承担风险不相匹配的结构性存款,避免银行机构盲目提升存款成本。
另外,银保监会持续开展专项治理和检查工作,推动银行严格落实减费让利政策,加大对违规收费的查处力度,严禁通过借贷搭售、转嫁成本、存贷挂钩等行为变相抬高企业融资成本。2020年5月,联合相关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信贷融资收费 降低企业融资综合成本的通知》,明确了对信贷、助贷、增信和考核各环节收费行为的要求,取消信贷资金管理等涉企收费。此外,积极推动有关部门和机构降低融资担保、抵押登记、信用评估等方面的服务收费。督促银行机构加强对第三方机构的管理,严禁银行与收费标准过高的第三方机构合作,合理控制助贷环节的融资成本。
银保监会相关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企业融资成本明显下降。2020年1~5月,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6.03%,较2019年全年平均利率下降0.67个百分点。今年一季度,制造业贷款平均利率4.32%,较年初下降0.46个百分点。
记者留意到,在企业融资成本持续降低的同时,银行净息差也随之收窄。今年前5个月,商业银行净息差2.1%,较2019年末下降10个基点。
由于国常会提及金融机构“让利1.5万亿”,市场普遍对银行的净利润和风险有所担忧。业内人士表示,监管一直按照真实的风险状况计提拨备。一方面要求商业银行加大拨备核销和处置不良,一方面希望商业银行增加计提力度,能够抵御不确定风险。
“监管希望看到的是真实的,吸收和消化了风险情况下的银行利润的可持续增长。”上述业内人士称。
(本报记者 杨井鑫 北京报道)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