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老人“钱袋子” 四大典型欺诈场景曝光
消息闭塞、认知能力弱、健康担忧、陪伴渴望等等因素导致老年人,尤其是独居老人成为网络诈骗的高发人群之一,“投资理财”、“保健品销售”、“以房养老“等时有发生。如何提高老年人风险意识,保护老人养老钱?社会各界都在行动。
其中,微博借钱作为微博旗下专业的信贷服务产品,结合微博真实案例数据,总结了常见的四大典型老人诈骗场景,提示老人风险的同时,也希望让更多人关注到老人反诈领域。
围猎老人资产 四大典型场景要关注
场景一:打亲情牌。守护家人是人的天性,尤其是老人。骗子多通过不乏渠道获得的子女、孙辈信息博取老人信任,利用“隔代亲“、 ”子女不在身边“等情感或空间条件,向老人拨打诈骗电话,再通过”事故“、”缺钱“、”警方拘留交押金“等事由提出汇款要求。老人多在担心情绪放大后,落入骗子骗局,造成资金损失。
场景二:高额投资陷阱。互联网提升了投资理财的便捷性,也放大了虚假投资的风险。退休、手握资产却缺少投资常识的老人也容易被“高额回报”吸引。西安市63岁的王先生就因为轻信“炒股专家”的推荐股票,在对方告知的渠道大额购买所谓原始股票,从最初的几千入股逐渐增加投资额,王老先生最终损失20多万元。
在当地媒体报道时,王先生也提醒广大老人说道,不要轻易相信网上轻易赚钱的谎话,没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遇到涉及打钱的事,一定要多和子女商量,否则很容易落入圈套。
场景三:保健品推销。抓住“离死亡最近,求生欲望越强“的心态,近年来保健品销售多通过不亚于、甚至是超越儿女的关怀,套取老年人的信任,最终骗老人大价钱购买三无或者假冒伪劣的产品。
场景四:虚假养老承诺。犯罪分子多打着“以房养老”的旗号,诱使老年人抵押房产,再让其用抵押资金购买“理财产品”并承诺给付高额利息。一旦资金链断裂或携款逃跑,房子就可能被强制拍卖:或通过免费旅游吸引老人参与,再利用花言巧语诱导老人购买骗子提前租好的所谓养老公寓,钱款到账后等老人意识到问题,罪犯早已捐款逃之夭夭了。
各界合力 共同守护老人钱袋子
除了微博借钱等企业在行动,警方和媒体也在利用自身优势,不断深入老年人群体进行反欺诈知识的科普和宣传。
日前,#央视揭送小礼品抽奖骗局#“曾登顶热搜,该话题揭露了山东德州警方破获”七天会消“诈骗过程,还原百名农村老人受骗经历,最终追回被骗欠款。此前央视也曾曝光“免费送蛋“、”保健品店铺是如何忽悠老人的“等老人骗局。
帮助老人了解套路之余,警方或者媒体也强调儿女责任,提醒儿女多关注老人财务状况,多关心老人,帮助老人提升防范诈骗知识。
聚焦特殊人群传递金融科普知识,微博借钱此前曾针对“大学生人群“发布反欺诈贴士。如今趁重阳佳节之际,微博借钱再次聚焦老年人群体向各位打工人发出提醒,平时要多和老人分享老人诈骗报道,和老人一起了解当前多发的各类诈骗手段,提高警惕,加强对诈骗伎俩的识别能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