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亿基金经理如何看后市?医药行业的调整及未来投资机会?
基金三季报已经尘埃落定。根据基金三季报数据,有193位基金经理的主动权益类产品管理规模达到了百亿级别,其中前三名分别为景顺长城基金的刘彦春、中欧基金的葛兰、易方达基金的张坤。
三、如何看待医药行业的调整及未来投资机会?
赵蓓(工银瑞信):医药行业在三季度经历了大幅的调整,主要原因为一方面经过上半年的上涨,估值偏高,另一方面,三季度一系列政策引起了市场对行业成长性的担忧,包括教育的双减政策引发了对医疗服务长期盈利空间的担忧,安徽化学发光集采、宁波种植牙集采、全国关节集采等。针对以上的政策担忧,我们的看法是(1)民营医疗服务作为公立医疗的有效补充,是有其明确的市场空间的,只要经营规范,无需担忧政策的打压,社会也需要公立医院以外不同层次的医疗服务提供。
(2)在未来老龄人口快速增长,而医保资金稳健增长的背景下,医保资金如何更高效使用是长期主题,所以医保局未来通过集中采购的形式寻求医疗相关产品价格的下降是必然趋势,所以未来集采范围会越来越大,也是确定的。但我们认为医疗器械与药品相比并不是完全同质化的,涉及到产品差异和医生的使用习惯,所以市场份额大的品种并不会轻易被替代,从而价格压力也会比药品更为缓和,考虑进口替代的长期趋势带来量的提升,龙头企业并不一定会在集采中受损,无需过度悲观。所以我们认为前期板块的下跌是源于对政策的过度悲观,在政策落地后有望迎来反弹,我们维持看好医药板块的结构性机会,仍会坚定持有战略性看好赛道中长期可以长大的优质公司。
内容来源:《工银瑞信前沿医疗:2021年三季度报告》
邱璟旻(广发基金):医药部分子行业受制于政策(主要是集采)及线性预期外溢,面临业绩+估值双降压力,从持续性与确定性角度来看,CXO、科研服务、医疗服务和医疗消费品相对较好,属于比较典型的政策免疫行业,景气度较高,但是绝对估值也较高,因此波动性也不低。
内容来源:《广发优势成长:2021年三季度报告》
李晓星(银华基金):医药板块向来受政策影响较大,尤其是药品、耗材的带量采购政策杀伤力大、影响面广。但是从三季度国家人工关节集采的结果上来看,降价幅度相比之前的冠脉支架和省级关节集采明显缓和,且市场竞争格局基本不变,生产厂商即使有利润受损也大幅好于预期。市场无需再谈集采色变,而且政策对于国产医疗设备、部分医疗服务是利好的,所以我们对医药集采相关的品种边际乐观,对四季度医药的表现也乐观许多。
内容来源:《银华心佳两年持有期:2021年三季度报告》
刘江(汇添富基金):医药行业本身,并不存在较大的利空方面因素,主要关注的主流细分产业的基本面维持了强劲的增长,政策面的实际风险可控并已经被过度预期。医药行业的估值溢价率也已经回落。主要原因在于市场原因。全球疫情进入稳定可控期,总需求回升,但当直面各个行业的破碎供应链时,供需矛盾不断显现。这导致能源、资源品、核心零部件等供应链关键环节频繁出现供应危机,泛滥的流动性则进一步加剧价格波动。宏观经济层面的巨大波动,引发了市场热点的频繁转换。这在相当大程度上分流了医药板块的资金,导致医药板块估值体系出现调整。
从订单和行业供需面来看,CXO基本面仍然强劲,但是相对较高的估值以及较为拥挤的交易结构,使得板块有可能会面临波动加剧的挑战。不过,在这条主线之外,沿着临床前、临床I、II、III期、商业化生产等创新药品研发进展顺序,景气度的波峰传导很清晰的从前往后依次展现。生物制药的上游供应链,随着景气波峰的传导,开始顺次进入高景气成长期。生物制药供应链的安全性考虑,以及产业的高客户黏性和高壁垒特征,有望助推相关重点公司实现新的爆发式增长。而供应链的学科交叉属性,也将会使得相当多公司存在戴维斯双击的较大投资机会。
内容来源:《汇添富医疗服务:2021年三季度报告》
小结:近期医药板块的回调一方面源于估值较高,另一方面则是政策引发的市场对长期盈利的担忧。但政策面的实际风险被过度预期,市场竞争格局难有本质颠覆、利润受损程度也相对好于预期,经过前期调整,整体性价比相对提升。政策落地后板块有望迎来反弹机会。CXO、医疗服务是一致的看好的方向,但仍面临着绝对估值及波动性较高的风险。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