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破发成常态 盲目打新的快睁大眼睛

来源:证券时报 2022-01-19 13:57:06

新股破发成为了常态,2022年开年以来,新股首发连连遇挫,截至1月17日,今年共上市14只新股,其中有4只个股首日破发,占比28%。“打新不败”神话不再,盲目打新的投资者应睁大眼睛,仔细甄别企业质地。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表示,在注册制改革不断推进的大背景下,新股破发不会是偶发现象,未来随着市场定价能力提升,新股博弈将重回新的平衡,新股破发频率可能会降低,新股破发与否由市场牛熊状态和个股企业质量等因素共同决定。

近日新股破发现象又有所增多。14日,新股翱捷科技上市首日即大幅破发,收盘价109元,较发行价164.54元跌逾33.75%,当初喜洋洋中的一签翱捷科技,当日居然要浮亏2万多元。

今年以来,共有14只新股上市,其中4只个股首日破发,除翱捷科技外,上市首日破发的还有亚虹医药、星辉环材和唯科科技,破发幅度分别为23.41%、9.12%和6.07%。若把时间拉长来看,新股破发的常态化从去年四季度开始,自2021年10月下旬出现一轮较为密集的上市首日破发以来,注册制新股破发概率较此前年份确有提升。此前,A股市场大都是打新必赚。

统计数据显示,去年以来至2022年1月17日,A股上市首日出现破发的新股达26只,其中有20只破发集中发生在去年10月之后。

新股发行定价会愈发完善,破发将是一个常态化情形。去年9月18日,证监会、沪深交易所、证券业协会同步发布注册制下发行承销一系列规则调整,通过完善高价剔除比例、取消定价突破“四数孰低值”时需延迟发行的要求、加强询价报价行为监管等内容,促进买卖双方均衡博弈,提升新股发行定价的市场化水平。

由于过去存在抱团压价的现象,导致网下新股询价定价很低,新股上市第一个交易日几乎都是大涨,有的甚至能暴涨两三倍,这表明网下新股询价存在不合理之处。随着新股破发的频现,过去靠闭眼打新股就能“躺赚”的时代结束了。

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陈雳表示,多只新股上市首日破发是注册制询价新规和公司基本面双重影响下的结果。询价新规实施后,机构抱团压低发行价的问题得到改善,新股发行价格趋于合理,上市公司能够通过IPO募集更多资金,实现利益最大化,但部分机构投资者尚未适应新规,为成功中签倾向于报较高价格,甚至溢价发行,导致新股上市后容易出现破发现象。

新股上市首日破发很大程度上是市场的选择,在当前的新股市场上,上市公司除了会讲故事,更要有实打实的业绩傍身才会得到市场认可,市场已经逐渐不再会为“高价”买单。

据数据显示,目前已发行未上市的个股共有10只,如何挑选新股,投资者需要调整思维。

前海开源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认为,在注册制新股询价制度下,有些机构为了能够入围,在询价的时候会在一定程度把价格往高报。正是因为发行价过高,加之近期二级市场相对低迷,新股破发的现象也就时有发生,投资者不应盲目打新,还是应结合基本面分析。

实际上,随着投资者打新热情有所降温,多只股票出现高弃购率。例如,百济神州此前公布的上市发行结果显示,其网上投资者放弃认购数量为103.25万股,若按公司发行股份数量1.15亿股计算,弃购金额达1.99亿元。

“注册制下市场化定价提升,机构报价需从入围博弈回归价值理性。”一家券商人士表示,未来上市的新股分化将愈加明显,这对参与网下配售的机构将是一个考验,毕竟盲目报高价入围容易发生亏损,询价机制应促进专业机构对于新股价值的真实认知,未来需建立合格报价者机制,对于报价符合新股长期均值的定价准确者予以激励,同时落实主体责任,推进专业化建设,进一步提升机构的定价能力。

关键词: 常态 新股 上海热线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