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持续回调 究竟谁在“卖股票”?北向资金为何流出
近期市场持续表现欠佳,各种说法也都在流传。有人认为基金在大规模赎回,也有说法称量化私募被大量平仓,还有人称雪球产品敲入引发大跌。真实情况如何?
近日,中信证券发布了报告《A股市场近期投资者行为分析》。在该报告的基础上,记者又结合了海通、申万的部分报告观点。报告认为,公募整体维度不存在流动性紧张导致的受迫性卖出情况,基民不仅没有大规模赎回,甚至有抄底的迹象,“越跌越买”。
私募方面,整体清盘压力不大,近期并未再次观察到量化基金被迫平仓的迹象。在此轮市场大跌中,也不宜高估雪球产品带来的负反馈效应。而近期北向资金净流出的原因可能是:海外China fund连续两周出现净赎回,叠加对冲资金主动卖出。
中信证券认为,近期A股市场的调整或仍与市场情绪偏弱时管理人主动的减仓调仓行为有关。
基民没有大规模赎回,反而在抄底
公募方面,2月至今基金新发保持低迷,但存续基金的净赎回率较1月反而小幅下滑。
2月权益基金新成立规模137亿元,环比下滑79%。3月初迄今权益类产品新发规模已达到164亿元,呈边际略好转迹象。但渠道调研显示,随着A股市场赚钱效应继续减弱,零售客户申购意愿保持低迷,部分基金公司仍然选择延后发行计划。
存续基金则是另一种情形。存续产品申赎稳定,被动ETF持续迎来申购资金。中信证券渠道调研显示,存续为产品并没有随着市场下跌而面临大规模赎回的压力,相反周度的净赎回率继续保持在较低水平。数据显示,被动权益类ETF在1月、2月以及3月至今连续保持净申购状态,净申购资金规模分别达到583亿元、19亿元、144亿元。无论是各类成长赛道ETF还是白酒ETF在3月迄今均为净申购,反映基民依然有通过存续产品进行“抄底”的意愿。
总体而言,中信证券判断公募行业整体维度不存在流动性紧张导致的受迫性卖出情况。当然结构上,调研也发现部分银行类机构资金、FOF或因面临较大的净值压力而赎回权益类公募产品,或者专户主动减仓调仓的情况。
不过,权益类公募约80%的资金来自个人而非机构,因此零售客户的申赎对公募整体的影响更大。
海通证券也有类似结论。在过去三年中市场有三次比较大的回撤,分别是2020年3月的全球疫情冲击,2021年2月的核心资产大跌以及2021年12月以来的成长股大跌。这三次市场下跌中海通证券发现基金并没有被赎回,2020年3月基金净申购了1000多亿元,2021年3月净申购4000多亿元以及今年1月基金净申购了1000多亿元。而作为对比,2018年无论是从年度层面看还是从月度层面看,市场下跌时基金都是净赎回的。
海通证券认为,从前述测算的数据来看,个人投资者并非如市场所想的那样在近期下跌中赎回了大量的基金,反而“越跌越买”。这种变化背后实则是居民资产配置开始向权益市场趋势性地转移,背后是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导致地产的需求趋势性下降,以及打破刚兑的背景下高收益金融资产变的稀缺。
据了解,交易型资金净流出或对应的是其背后对冲类资金的主动减持。托管在外资投行的交易型资金以对冲基金为主,此类资金关注短期交易机会,择时特征较为显著。春节后首周(2月7日-11日)交易型资金一度净流入66亿,但随着俄乌事态恶化而转为持续净流出,2月14日-3月9日累计净流出433亿元。交易型资金近期减持的行业结构具备较为明显的避险特征,以3月至今的快速减持阶段为例,各行业交易型资金的净流出与其持有的市值规模呈较为明显的线行相关特征,其相关系数达到-56%,反映出交易型外资的卖出并非是针对个别行业的调仓,而更可能是系统性的减持。
另一方面,配置型资金的净流出则可能是海外China相关基金(尤其是ETF)过去两周持续净赎回所致,目前的净赎回压力低于去年恒大风波发酵阶段。不同于交易型资金,托管于外资银行的配置型资金较少进行择时,一般维持较为稳定的净流入状态。
未再次观察到量化基金平仓迹象
私募方面,整体清盘压力不大,近期中信证券并未再次观察到量化基金被迫平仓的迹象。
根据中信证券的统计,2022年初单位净值在1元以上但截至3月9日已低于0.8元/0.7元的私募产品数量,分别占总体数量的0.9%和0.3%。3月9日净值介于0.8-0.85元的产品减仓压力最大,但也仅占总体数量的0.8%。中信认为,数量占比虽然不如规模占比,但也能够反映私募行业整体清盘压力并不大。
而针对中证500快速调整,市场一度担忧是量化私募再次出现被动清盘或者是雪球产品因敲入而大幅减仓的问题。中信证券表示,从中证500股指期货表现来看,3月至今期货相对指数平均贴水11点,并未出现快速升水的情况,因此判断没有量化私募被迫平仓的迹象。
“而针对雪球产品,我们调研了解到存续雪球产品的密集敲入区间依然低于当前股指期货点位,因此雪球仍处于越跌越买的状态,并不是近期股指调整的主导因素。”中信证券表示。
申万宏源也认为,不宜高估雪球产品带来的负反馈效应。申万表示,发行人在布局雪球产品时,会考虑将观察点分散化、敲入价格分散化。且目前存续的雪球产品应该离到期日较远,临界点对冲时的头寸放大压力可控。因此,基于这种分散化的特点和对冲的特征,可以判断,在9月以来发行的品种中,即便有少量的敲入对冲操作,造成的市场波澜可能远不及大量其他雪球产品在这个过程中常规对冲带来的平抑市场的效果。因此,在此轮市场大跌中,不宜高估雪球产品带来的负反馈效应。
北向资金为何流出
中信证券认为,近期北向资金净流出的原因可能是:海外China fund连续两周出现净赎回,叠加对冲资金主动卖出。
北向资金中究竟是哪一类资金在跑路?
中信称,2月至今北向资金的净流出,主要来自于交易型资金,但在上周配置型资金也开始净流出。2月7日至3月9日的23个交易日内,配置/交易/托管于内港资机构的资金分别累计净流入212亿元/-367亿元/-45亿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