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做团长有多难?

来源:好看商业 2022-04-15 08:57:34

从沟通货源,到订单收集,收付款、跟单、收卸货、货物分拣、最后100米配送、售后,团长需要搞定整个闭环。这原本是互联网公司好几个部门的活。不是生活所迫,谁愿意把自己逼成全能的团长?

作者|周一围

编辑|安心

从4月1日至今,上海已经封闭运行了14天。封闭更早浦东和浦西一些疫情严重的小区,封闭的时间更长。一些小区深陷“7+7”的循环里走不出来。

往年春天的上海,樱花盛开,春意盎然,阳光和气温都刚刚好。

但2022年的春天是一个被疫情浪费的春天。从阳春3月到芳菲四月,人们除了出门做核酸,其它时间大多都深居家中,只能透过窗户感受一下春光。

老话说,民以食为天。在今天的上海,相比吃饭,春光就显得没那么重要了。

随着时间的拉长,一些因缺乏食物而导致的极端案例正在发生。不幸中的幸运是,有那么一群人愿意带领人们一起为吃饭问题想办法。他们就是传说中的团长。

在他们的带领下,人们除了团购米、面、油、盐、酱、醋,偶尔也能团到一些咖啡、蛋糕、可乐,给苦闷的日子加点佐料。

所以,段子手说,现在上海各小区最受尊敬的人是团长。还有人说,上海疫情结束后,有必要拍一部电影,名字也叫《我的团长我的团》。

团长、团购都不是新鲜事物。在这波疫情之前,随着互联网公司的社区团购在国内跑马圈地,团长遍地开花,大量小店店主或社区活跃分子、宝妈纷纷变成了团长。

上海疫情下诞生的这批团长中,很多人原本的职业跟团购、电商等都没有关系。本文关注的就是这个群体。

我们发现,在疫情之下的上海,这些人做团长并非一件简单的事。团长需要搞定从货源沟通,到订单收集、收付款、收货、分拣、最后100米配送、售后等整个闭环。这在互联网公司,通常是几个部门协作才能完成的。也因此,他们与互联网公司的团长不可同日而语。

就像一位团长开玩笑说,若不是生活所迫,谁愿意把自己逼成一个全能的团长?

具体来说,他们是如何做团购这件事的?疫情过后,他们是否有持续做团长的兴趣?

以下是5位上海团长的分享,不妨一起来感受一下。

和风:互联网公司PR,坐标徐汇区

我们这栋楼是比较早的商品房,只有六层,没有电梯,一共有12户,其中一户没住人。

好像只有我和我室友是租户,其他都是自住,居民以老年人居多。

因为我们是租户,平时跟邻居联系也不多。我们楼长因为要发一些通知才建了一个群。

有一天,群里突然有个老人问:有没有地方买菜?家里没菜了。

之前我们小区发过一次菜,但那是很久之前了,不太够。

我之前在网上看到有人分享买菜的渠道,但每份15斤,要20份起送。

我最初没敢提这事,因为一下子买15斤菜可能吃不完就坏了,我也担心渠道不正规。

看到有人说吃不上饭了,我想那就试试吧。结果大家都很响应。有人说,凑不齐的话,他买两份;也有人推荐了隔壁楼的邻居。

20份就这样凑齐了。我先把钱垫上,大家很快把钱转了过来。

下单后,我也很紧张,担心不能按时发货会有人抱怨;或者,万一社区突然又发菜了,有人退单怎么办?

所以我在群里先做了铺垫,大概意思就是我们是外来租户,做团购只是想为老年人做点事。

大家都表示理解,说相信我们。

下单后,我一直盯着发货。他们在第三天发货了。但第三天赶上我们这里封门了,又担心怎么接货呢?

其实下单后我就联系了物业,物业让我联系居委,我又给居委发信息报备,但他们可能太忙了,一直没回我。

周一早上菜到了。我拉着室友,还有楼里一个小男孩的爸爸一块下去搬菜。

货是当天晚上十点多送到的。我跟隔壁楼的一个女孩到门口接的。因为驾驶员吃完饭再送过来,所以我们等了蛮长时间。

猪肉比较重,驾驶员卸完货,我们再一份一份地分拣,然后通知每个楼的志愿者到门口来提货。

我自己做好了每栋楼的详细的订单信息,志愿者统一把货取好放在楼下,各家分别到楼下来拿就行了。

我觉得这次主要是货源比较给力,否则这个团是做不成的。

现在外面的东西都漫天要价了,我也在群里呼吁大家不要频繁开团、参团,还是要理性消费。

从我们楼到小区大门十米不到,保安就是不让出去。他问:你跟居委报备过吗?我说我报了,但没回。他说:那不行,你们不能出去。我其实也理解他,职责所在。

司机先把货卸在了小区门口。保安给我们都做了消杀,把菜也喷了。最后他只允许我们出一个人取菜。我们就出一个人,用三轮车拉了回来。

男生负责把菜送到隔壁楼,我和室友把菜用酒精又喷了一遍,再送到我们楼的每户人家。

幸运的是,菜不错,没出现我之前担心的情况。

之后我还和室友做了复盘。如果我们再做团长,首先要能找到合适的货源;其次,参团对象要以我们楼为主,达不到起送量再问其他楼。

还有就是要先确定单量再开团,比如我这个团只有100单,抢完就截单,不用等这个那个加单,那样会很乱;然后等一个团交付好再开新团。

但要不要继续做团长,得看我们工作之外的时间是否允许。

上海居民的素质还是很高的。但听说我们小区大群里也发生过不愉快。

团长其实是一个非专业的人临时带头做了一次团购。从找货源到最后配送是一条完整的供应链。放在公司,这是好几个部门的事,现在都压在团长一个人身上。没做过的人确实不知道其中有多难。

不过,这次团购蔬菜,我觉得还蛮有成就感的。楼里邻居都不错,之前大家各过各的,这次突然发现,邻里间的感情还是提升了的。大家齐心协力,相互帮助,这个经历很难得。

细雨:科技公司财务总监,坐标黄埔区

我们小区只有一幢楼,好多住户都是老人。封闭后,各种信息不畅,我就给我们楼建了个群。

我跟大家说,如果哪家有异常了,希望能说一声,好让周围的邻居做好防护。

随着封闭时间拉长,有些人陆续在群里说家里没面包了,没牛奶了,没米了,没水果了。

我因为家里有小朋友需要喝牛奶,本来想自己买,但发现要么没货,要么需要买满一定量才能送货。牛奶保质期很短,我不可能一次买很多。

我就在群里问,有没有人一起买?刚好也有人要,那我就凑到了起送量。

我最开始想用快团团统计,但老人们不会用,就只能群里接龙,完了我再统计。

这个过程中最怕的就是有变更。有一次团水果,我都统计好了,商家又说他把斤数搞错了。我就要再问每个参团的人,价格变了,还要不要?然后又重新做一遍统计。

除了统计,货物分拣也很费时间。我希望商家能做好分拣,但他们起初是拒绝的。后来我跟他谈,我替他在群里做客服,且把我做的统计模板发他用,还推了附近楼的客户给他。商家觉得我的模版不错,才答应给我们分拣。

春晖:视频直播创业者,坐标杨浦区

我不是专业的团长,因为自己需要买肉,大家这段时间也都买不到东西,所以我就开了个团。

我是在抖音上刷到了附近一个肉摊老板的视频。他是三月底发出来的,我4月3号才看到。

那时候,他不能送货了,摊子都撤了。过了两天他又联系我,说可以送货了。但团购要100份起,每份10斤/220元。

我就在小区群里面发了团购信息,需要肉的人很多,很快就接龙好了。

我第一次开团,也没有经验,甚至连快团团怎么设置都不懂。

开团后,一方面担心数量不够,不能成团;另外担心不能及时送货。

可能大家都比较缺猪肉,最终团了60份。我跟老板商量能不能照顾一下,因为我跟他说的早,他答应量少一点也给送。

不过,后来还是有几个邻居要求加单,也给他们加上了。最后,我们总共团了大概90单。

那时候,供应商的订单已经排到两天后发货。菜送到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快11点了。

我和六栋楼的志愿者,包括我老公共五人去接货,然后送到各个楼;各家再到自己楼下取货。

后来我们又开了一个进口水果团。我找了一个可以直发的供应商,他们要求三箱起送。

我团满3箱就不接单了,因为太重不好送,我统计起来也很麻烦。

我做团长主要还是自己有采购需要。我不用这个挣钱,所以我会把付款截图等信息都发在群里。

你让我一单加5块,一个团下来挣200块,何必呢?如果一单加50块,可能会被人骂死。我还不如做个道德高尚的义务劳动者。

现在电商这么发达,社区团购要么有价格优势,要么能提供稀有或差异化产品,否则在一线城市很难,只能在低线城市利用信息不透明卖卖东西。

所以我认为常态化下,团长这个职业不好做了。

售后我也要负责。我之前团的花卷,有一袋爆开了。有个邻居拍视频给我,说花卷坏了。他的意思就是不想付钱。

我们团的水果收货后,也有邻居拿着秤称苹果,说分量不够,还把整个过程拍视频给我看。这些问题我都要负责跟老板沟通。

我之前加入了一个分享各种优惠券的群,里面很多人都有挖掘货源的能力。大家不停地在找一些团购渠道。

但我们楼的消费力是有限的,团购的门槛也越来越高。比如光明牛奶之前满200元起送,后来变成2000起送,再后来就是3000起送。

我们就联合隔壁的几栋楼团购。但也是要筛选的,如果某栋楼有确诊的,大白配送的风险就会加大,我们就不能一起团。

目前为止,我们团的都是很基础的生活物资,团过牛奶、猪肉、水果、鸡蛋和大米。

我们也不希望团太多,尤其是要跟别的楼凑单,风险太大,我也没那个时间。

我做团长是不赚钱的,赚这点钱没意思。

但这波疫情的确为社区团购创造了更好的基础。未来如果能提供价格合适、质量又有保证的商品,还能赚点钱,我觉得兼职做个团长也挺好。

梨云:婚庆行业从业者,坐标杨浦区

我第一次做团长是因为想团购水果,供应商只跟团长对接,需要有个团长。当时很着急,我说我来吧。

第二天,群里又在团购,问谁能做团长?有个人说,还是你吧,所以我又成了团长。

起初群里很乱,每个人都在讲话。如果有人问问题,我来不及回答的,“政委”(跟我住同一栋楼的邻居),就会在群里帮忙解答。还有个小姐姐,每次我在群里发消息,她都会再强调几遍。

所以我们几个志愿者就建了个群,每次团购都有分工。我是团长,“政委”负责维持秩序,小姐姐负责统计,她做的表格特别清晰。还有两个男生负责往每栋楼送货。后来还有几个小姐姐,专门负责下去点货。他们思路都特别清晰。

我们都是自发的,虽然都不认识,但自然而然就形成了一个虚拟的小团队。

我们本来以为团购很简单,但后来发现每个人是不一样的。有一次团购的牛奶来了,取货现场很混乱,发生了一些争执。

那时候,小区的团购群已经不下十个了,都是四、五百人的大群。但群里很乱,保守派和享乐派每天在吵架。保守派恨不得让武警来站岗,反对任何团购,所以很多群都吵散了。

我们小区比较大,搞一个全小区的团很麻烦,志愿者送货也很累。所以我不想在大群里团购。

一个朋友向我提供了崇明的绿叶菜供应商,但对方要求80份起送。我抱着试试看的想法,问了楼里的邻居,结果需求很多。

我就为附近六栋楼有需求的人建群、组团,规模在100人内,主要是年轻人或者家庭人口比较多的人家。总的来说都是享乐派。

我们很快就满了80单。大家都不看价格,看到二维码直接付款。

我老公是志愿者,他可以出去接货、送货。六栋楼的东西,只要不是特别重,他是可以负担的。所以,我自己能完成整个闭环。

我在群里定的规则是,一旦到了起送量就截团,因为不想会给志愿者带来很大负担。

关键词: 财经频道 上海热线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