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播报:雪糕为什么越来越贵?平价雪糕为何少见了?
近日,不少消费者发现,市面上5元以下的平价雪糕身影难觅,取而代之的是大量动辄十几元甚至几十元的高价雪糕。
在社交平台上,“平价雪糕去哪儿了”“不认识的雪糕不要拿”“网红雪糕有多贵”等话题频频引发热议,网友们在自嘲失去“雪糕自由”的同时也疑惑丛生,雪糕为什么越来越贵?
(资料图片)
雪糕价格走高,与成本提升有关。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不仅要吃得安全,还要吃得健康,改进原材料、简化配料表成为雪糕行业的趋势所在。有媒体报道,2008年至2020年,雪糕生产所需的牛奶、淡奶油等原材料成本上涨大约80%。除了生产端,雪糕在加工制作、包装、仓储、冷链物流、人工等环节的成本也在悄然增加,助推了雪糕价格的上扬。
相较其他零食类、冷链类食品,同样是成本提升,缘何雪糕成为热议的焦点?这背后与雪糕企业经营策略的调整密切相关。如今,雪糕赛道竞争加剧已是不争的事实。数据显示,2015年到2021年,我国雪糕冰淇淋行业的市场规模由不足900亿元增长至1600亿元,如今本土品牌、国际品牌平分秋色。为加速突围,不少品牌抓住消费升级契机,争相布局高端产品,在造型、口味、包装、食用场景等方面持续创新,雪糕价格空间也随之升高。
纵观当下,雪糕形态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方形棒支;口味也从主流的甜口扩展到更显趣味的咸口和猎奇口味;低糖、低脂、低卡的概念迎合了消费者“健康零食”的心理诉求;膳食纤维、益生菌等功能性原料正从主流食品行业延伸到雪糕行业;清洁标签和环保包装也实现了品牌附加值的提升。这些细分领域的创新更依赖食材原味,更考验制作工艺,进而推动整个行业朝着品质化、高端化的方向发展,雪糕新品越来越贵。
而对于热度较高的“网红雪糕”,无论是茅台冰淇淋、五芳斋箬叶雪糕等跨界产品,还是以玉渊潭、兵马俑、沈阳故宫等地标建筑为造型的文创雪糕,都是将雪糕作为营销载体,通过打造差异化的品牌形象,拉近与年轻消费者的距离。雪糕已超越消暑解渴的商品属性,具有了社交和文化属性,有的甚至衍生出冻品提货券等类似于高档礼品的销售方式。更高的营销费用、更大的品牌溢价,这类雪糕的出现为雪糕市场整体价格的走高再添了一把火。
i茅台APP冰淇淋产品截图
从商家角度看,渠道竞争加剧了消费者关于“雪糕越来越贵”的印象。高价雪糕的利润空间较大,能够给予渠道商更高的铺货费,可以在冰柜中牢牢占据“C位”。而不起眼的平价雪糕由于定价较低,利润有限,渠道商的销售动力不强,即便摆上货柜,也可能不容易被消费者注意。同时,渠道挤压又加大了厂商对高价雪糕的推崇,倒逼消费者接受新式雪糕 ,平价雪糕越来越难买,甚至面临着被淘汰的风险。
平价雪糕还有出路吗?其实,消费者对小布丁、糯米糍、冰工厂等儿时冰品的集体怀念,恰恰反映了市场对平价冷饮的需求仍在。而很多传统雪糕企业也并没有消失,仍然在推出很多口感不错、价格亲民的新产品。但不可否认,新零售时代,原有的商业格局和销售模式被打破,平价雪糕生产商面临着高成本、低回报的压力,如何破局是市场抛给它们的必答题。
高价雪糕固然拓展了相关企业与销售商的利润空间,但也要谨防在销售中不按规定明码标价、价格欺诈等价格违法行为。近期多地已开展对雪糕价格的专项检查,消灭“雪糕刺客”。高超的营销技巧或许能带来短暂的热度,但持续的消费还是要靠扎实的用料和可靠的品质。无论是平价雪糕还是高价雪糕,都要坚守食品安全的底线,为消费者提供健康优质的产品。
来源/经济日报(作者康琼艳)
一根雪糕近20元,5颗话梅100元,“雪糕刺客”“话梅刺客”真相如何?
近日
“雪糕刺客”的话题热度很高
部分消费者反映
在便利店的冷柜中随手拿出一根冷饮
结账时却发现价格不菲
还有消费者说
上海出现了“话梅刺客”
在商场里选了5颗话梅
结账时要价超过100元
这些“雪糕刺客”“话梅刺客”从何而来
是否合法?
上海辟谣平台调查发现
“雪糕刺客”和“话梅刺客”的核心
并非商家定价
而与经销商是否明码实价更有关系
上海市场上也有很多深受消费者欢迎的零食,价格跨度很大,能满足不同人群需要
可是,从部分网络视频和自媒体发文看,部分博主将高端品牌的产品价格等同于市场均价,以偏概全。更有博主一边拍摄视频显示产品的标价签,另一边假装打电话向价格主管部门投诉。但细看视频,可以发现所涉产品做到了明码实价,而发布“话梅刺客”的账号实为营销号,既不在上海运行,还借视频推销自己的产品。可见,它们炮制“话梅刺客”,完全是为了博眼球、拉流量。对这类哗众取宠的行为,应当明确说“不”。
不少鼓吹“话梅刺客”的账号存在哗众取宠的情况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 作者:任翀)
便利店5元以下冷饮难觅
针对“雪糕刺客”,记者走访了全家、罗森、便利蜂、盒马等便利店和生鲜卖场,发现不同渠道的冷饮种类不同,价格也不同。总体而言,便利店中的冷饮品种单价较高,生鲜卖场更容易找到平价冷饮。
在威海路近茂名北路上的全家,卧式冰柜上的标价牌共显示35种冷饮,单价5元以内的只有一款,为“宏宝莱老绿豆”,每支4.8元;单价在5元(含)至10元(不含)区间的有11款;单价超过10元的有23款,其中22款标价在10元(含)至20元(不含)之间,一款超过20元,为单支24.9元的哈根达斯冰淇淋。便利店里还有柜式冰柜,其中放了很多杯装冷饮,包括千层雪、奥利奥、八喜、明治等品牌,定价均超过10元。
全家便利店中,超过2/3的冷饮定价超过10元
在西康路近新会路的罗森中,卧式冰柜的标价牌共显示近90种冷饮的价格,其中单价在5元(不含)以内的有3款;单价在5元(含)至10元(不含)区间的约14款,其余单价均超过10元。不过,从冰柜里的产品看,并非所有价目牌上的冷饮都有。
在长寿路上的盒马189店里,冰柜数量明显多于便利店,粗粗数了一下,冷饮品种在100种上下。其中,单价5元以内的7款,包括单价不到3元的盒马自有品牌盐水棒冰、重赤豆棒冰、重绿豆棒冰,单价3.5元的光明三色杯、光明白雪冰砖等;单价在5元(含)至10元(不含)的超过半数,只是部分品种以整盒包装销售,一盒大约有4支或6支;单价超过20元的冷饮并不多。
盒马门店中,盒装冷饮较多,但折算下来单价超过10元的很少
业内人士表示,从以上定价可以看出不同经销渠道的进货差异,“便利店面积小但经营成本高,冰柜容量有限,消费群体以过路客、上班族为主,所以更倾向于销售‘网红’等高附加值产品。超市卖场以周边社区为主要客群,消费者的价格敏感度更高,加上冷柜容量大,所以平价产品会多一些。”相关人士表示,在部分深入社区的冷饮批发站点,市民还能买到单价不过一两元的棒冰,很多批发站甚至“一支起批”,这也与它们的定位有关,“这些批发站走的就是‘薄利多销’路线。”
业内人士认为,不同渠道销售不同价位的产品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经销商根据自身经营情况选择经营品种。同样地,冷饮是充分竞争的市场,生产企业有自主定价权。所以,即使消费者反映高价雪糕占比较大,也很难通过行政手段进行干预。但消费者可以“用脚投票”,经营者自然会根据市场反馈调整销售品种。
哗众取宠不可信
不过,上海辟谣平台在核查中发现,部分网传“话梅刺客”视频和表述存在夸大其词的情况,不可相信。
以流传较广的“5颗话梅要价100元”为例,所涉店铺位于上海部分商场,主营高端蜜饯,价格普遍较高。不过,该店铺没有隐匿产品价格,而是用非常显眼的标签将不同产品每50克的价格进行公示。截至发稿,记者未通过公开渠道查到该商家存在相关违法行为。有消费者表示,虽然该店铺产品价格较高,但自有目标客户,并没有强买强卖或诱骗消费者购买,“消费者觉得价格不合适,完全可以不买。”
“天价”话梅虽然价格很高,但明码实价(图片来源:大众点评用户@丫丫_8555)
记者走访市场还发现,包括话梅在内的休闲产品在上海市场选择多样,价格从低到高都有覆盖,并不存在只有高价产品、没有低价产品的现象。
便利蜂的冷饮只有促销信息,没有产品单价
这类标价方式恰恰是“雪糕刺客”会出现的重要原因——部分消费者拿起冷饮后,不能快速、清楚地了解产品价格,从而在买单时感觉“中招”。有便利店店员表示,消费者如果在结账时发现价格不合适,可以不买,“我们不会有意见,消费者也不用觉得丢脸”。但消费者提出,将产品从冰柜拿出来又放回去,一来不利于食品安全,二来消费者理应有价格知情权,商家不能用“可以不买”来排除明码实价的义务。
上海辟谣平台在求证时发现,部分“话梅刺客”也与明码实价不到位有关。在189购物中心地下一层的一家零食蜜饯铺,梅饼等蜜饯、冻蔬果干等产品没有标价,而锅巴、牛肉干等产品却有价签。营业员表示,没有标价的产品单价相对较高,比如梅饼单价为每50克7元多,“该产品按每50克计价,其余产品以500克标价。”她也承认,未能对所有产品进行标价,确实存在疏忽。
同一个柜台,没有实现产品标价全覆盖,而且产品计价单位不同,有的50克计,有的500克计
事实上,针对“雪糕刺客”“话梅刺客”的现象,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明码标价和禁止价格欺诈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已自7月1日起实施,要求经营者应当以显著方式明码标价,明确标示价格所对应的商品或服务。《规定》还明确,价格欺诈行为包含不标示或者显著弱化标示对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不利的价格条件,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
可见,市场上确实存在部分经销商未显著标注产品价格,涉嫌违反《规定》。消费者若发现商品售价与标签不符或没有标签,可拨打12315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
“刺客频出”与明码实价有关
从监管的角度看,对于“雪糕刺客”,更应关注商家是否落实明码实价。调查发现,部分经销商的标价有改进空间。
总体而言,超市卖场的冷饮与价签基本实现一一对应,消费者在选购冷饮的同时,能够清楚地看到价签。
超市卖场中,冷饮价签基本与产品一一对应
但在便利店中,冷饮品种与价签却不那么匹配,有的便利店甚至出现无标价的情况。
以罗森西康路店为例,相关价签已经非常陈旧,字体也很小,还存在同款产品出现在两张价签中。记者拿出一根冷饮,得花很长时间才能从密密麻麻的小字中找到准确的价格。价签上的产品与冰柜中的产品也不完全对应,部分价签上有的产品,冰柜里并未看见。
罗森便利店的价签很陈旧,字体也很小,还有产品重复的问题,消费者辨别不易
在便利蜂银座企业中心店,冰柜里的冷饮更是没有明码标价。冰柜上有不同品种冷饮的促销信息,包括两件打折、第二件半价或1元等,非常显眼;但产品原价却无处可寻。店员表示,可以通过自助扫码或手机App查看冷饮价格。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