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产粮区换了新种法 把水稻“种”成事业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2020-08-04 11:32:20

一天中的大多数时候,姜博呼吸的空气和辽宁盘锦大多数人不太一样。他周边的空气里,有加工稻谷的香甜味道。

过去,在东北平原上,一茬茬粮食似乎只有唯一的使命——生长、成熟、养育生命。如今,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传统产粮区也走上了高质量发展的小康路。

把水稻“种”成事业

盛夏的一天下午,沈阳市沈北新区的青年农场里,洪蕴来额头渗出汗珠,皮肤黝黑,外表略显憨厚。

洪蕴来一直生活在农村,跟农田打交道。

2000年,由于种子和化肥质量不好、种植方法不科学等原因,洪蕴来在地里花了不少力气,年收入却很少。不想认命,当时20多岁的他跟种水稻“杠”上了——不仅买专业书籍学习,还自费去其他产粮区取经。

洪蕴来带回了优质种子和先进的管理方法,每亩产值也从过去的七八百元增加到了最多时的1700元。好稻谷供不应求,他就租用、流转别人的土地;只卖稻谷附加值不够高,他又成立了沈阳辽北七星米业有限公司,将水稻加工成大米出售。经过10多年的积累,目前,他的农场水稻种植面积达5000亩,年产有机水稻2000多吨。

把水稻种成事业的,还有张爱忠。经过3年筹备,2015年,他将一块田地打造成名为“稻梦空间”的田园综合体。如今,种植面积已达3万亩。他的稻田从种植开始,还承担着稻田作画的任务。

夏天,游客走上观景台就可观赏“稻田画”。张爱忠介绍,要“种”出一幅稻田画,插秧前就要测绘确定播种区域,根据设计图案种下不同品种和颜色的水稻。稻谷一天天长大,画作一天天清晰。

张爱忠说,一开始他只是觉得好玩。没想到,现在“稻梦空间”除了年产5万公斤大米外,还成了沈阳周边颇有名气的田园旅游项目,每年可接待游客近30万人。

当好粮食安全压舱石

“在这里,每一粒水稻都会被吃干榨尽。”姜博说自己早已习惯了“米香型”空气。

作为粮油食品加工企业益海嘉里集团盘锦企业群副总经理,姜博对传统模式加工水稻的“浪费”印象深刻。“稻壳和米糠都无法用于大米生产,前者成了让人头疼的黄色垃圾,后者不经处理很快就会酸败。”姜博说。

变废为宝,让大米加工成为循环经济,成了益海嘉里在粮油生产之外的重要目标。姜博告诉记者,通过与科研机构合作,目前,益海嘉里实现了用稻谷燃烧发电来满足工厂的热电需求。公司每年燃烧60万吨稻壳,节省煤炭约35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约3500吨。“燃烧后的稻壳灰还可以提取白炭黑,制作绿色轮胎”。

与此同时,生产大米的附产品米糠,被用于榨取稻米油,并对外出口。据姜博介绍,不少国家将稻米油作为老人和孩子膳食结构中的一部分。“如果稻米油能在国内普及,每年将取代1300万吨大豆出油,大大提高我国食用油自给率。”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作为东北大粮仓的一部分,盘锦很多地方都有体现。

盘锦港附近的中储粮东北综合产业基地里,一个个圆柱形的储粮仓格外引人注意,这些庞然大物,让“粮食安全压舱石”有了具体形象。

“明天出发,5天后这批玉米就能抵达广西。”7月16日,在盘锦港中储粮211泊位,一艘1.7万吨的货轮旁,中储粮(盘锦)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宗杰介绍,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盘锦港28艘外贸货船运来153万吨粮食,中储粮油脂工业盘锦有限公司每天能压榨大豆5000吨,生产精炼大豆油1000吨,保证东三省大豆油和豆粕不脱销、不涨价。

从一人赚钱到大家赚钱

在青年农场,55岁的高延林管理着100亩水稻田,这是洪蕴来提供给他的工作。

为了提高水稻产出质量、提高收入,洪蕴来以每亩1000元的价格流转周边村民的土地,并在稻田中套种螃蟹。蟹苗由公司出钱购买并提供技术指导,螃蟹长大后,销售所得归农民所有,如果参与稻田管理还另有收入。

以前,高延林和妻子种植50亩土地,年收入不过5万余元。现在,两人一年能挣10多万元。

在石佛寺地区,洪蕴来带领30多个村的2600多人走上了致富路。“一开始想自己赚钱,后来想和大家一起赚钱。”洪蕴来笑着说。

在“稻梦空间”,有不少当地农民因流转土地、入股分红和就近就业受益。张爱忠在稻田附近开辟的创客空间,吸引了一些外地农民的到来。来自营口的迟德武一家就是其中之一。

迟德武拥有种植油桃的好本事,但过去很难靠此获利。听说在“稻梦空间”当农民“创客”5年内不收水电费和租金,2017年,他举家搬到了沈阳。现在,他在40亩土地上种植油桃、葡萄等水果。

去年,仅靠销售油桃,迟德武就获得30万元左右的毛利;今年,他试种的“阳光玫瑰”葡萄即将成熟。“市场上每斤能卖到25元。”这位55岁的“创客”不无骄傲地说。(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罗筱晓 柳姗姗 刘旭)

关键词: 传统产粮区 水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