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作文学不好 关键还是老师没教好 又该如何破解这个困境?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0-08-21 11:44:16

中学生作文难教,这个问题由来已久。在师范院校毕业后,近年来,我就一直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对此问题感触颇深。有时在上作文课时,我都感到格外吃力,甚至有一种无力感。我经常在想,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中学生作文难教的困境?又该如何破解这个困境?

学生写不好作文,关键还是教师没教好。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应当是教师没有帮助学生正视作文。具体到实践中,则是教师很难帮助学生掌握写作能力。如今,不少学生自身的文字功底薄弱,阅读积累也较少。写作需要熟练的语言运用能力,阅读与练笔是写作不可或缺的。相比经典的长篇累牍,学生更喜欢碎片化阅读,或者粗浅的阅读。一些教师自身对写作和教学的领悟能力有限,自己都搞不清楚作文教学的目标,自然也很难教出好的学生。

从教学实践上看,我自己就踩过不少“坑”,在看了教育研究者郑桂华的《中学语文教学设计》之后,我才知道我那些“坑”都是作文教学实践中常见的误区。比如,当我慢慢发现学生在写作中缺少真情实感的表达欲望,甚至胡编乱造的时候,我会想办法创设情景,利用联想和想象,来激发学生的情感表达。我开始意识到:写作教学应当强调教师对学生的写作过程的介入,前辈提到的几种介入方式,对我的启发很大,在此也想分享给大家:

首先是熏染式。通过具体的阅读材料,帮助学生养成明确的问题意识和分析材料的能力。现在,不少应试作文都是话题作文,根据一段话或一个关键词来展开论述。在平时的阅读和写作训练中,老师应该告诉学生如何分析材料中的重点内容,学会通过“查找关键词法”“引申联想法”等路径,来接近应试作文的理想目标。而且,这个过程需要渐进式的学习,很难一蹴而就,需要长期熏陶与练习。

再者是点拨式。这样做的好处是很有针对性,往往能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算是“手把手”教作文。当学生对一个作文话题无话可说的时候,可以提醒他们结合自己的日常生活经验和阅读积累,进行相关阐释。只要不要是离题万里的“发挥”,都值得大胆鼓励与尝试。这样的训练多了,学生的作文水平也会逐渐提高。

还有一个是文本拆分法。在具体的教学训练中,我会把作文拆分成一个个小片段,进行独立的片段写作。例如,针对人物的心理描写设置一个场景,让学生感受到不同类型的写作方法。

话说回来,这些做法,其实也很考验老师自身的写作能力与对学生心理的把控能力。我在实践中经常担心:如果自己的写作水平有限,是否能真正发现学生在写作中的不足?而且,中学生作文的选材内容更贴近一个青少年的内心世界,作为一个成年人,我是否真的把握学生的真实心理,并对此拿出有效的教学方案?

因此,中学生作文难教的问题,是一个关涉多方面的复杂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加以解决。从语文教师的职责看,必须愿意在写作教学上坚持钻研,摸索下去。遇到问题,不能怨学生水平不高,而是要多反思教师自己的水平。“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我对这句话始终笃信不疑。(王慧)

关键词: 学生作文学不好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