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内A股IPO、再融资规模近1.5万亿元 推动发行规模稳步提升

来源:证券日报 2020-12-11 10:30:22

“发展直接融资是资本市场的重要使命。”近日,中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撰文表示。

《证券日报》记者据同花顺iFinD数据统计,截至12月10日,年内357家公司IPO募资规模达4392.42亿元,再融资规模达1.056万亿元,二者合计达1.495万亿元,同比增9.43%。

市场人士认为,今年以来,新兴产业企业加速登陆资本市场。未来随着注册制在全市场推广,上市审核效率全线提升,IPO融资规模也将进一步增大。再融资方面,不同质地公司的融资难易程度也将分化。

科创板、创业板IPO募资占比超六成

随着科创板、创业板注册制的实施,今年以来,A股IPO融资规模大幅增长。《证券日报》记者据同花顺iFinD数据统计,截至12月10日,年内A股IPO公司数量达357家,IPO募资规模达4392.42亿元,同比增长81.48%。

从上市板块来看,科创板和创业板年内IPO公司数量和募资金额较高,合计IPO募资2893.16亿元,在A股中占比65.87%。具体来看,年内科创板和创业板分别有131家和98家公司上市,IPO募资分别为2058.31亿元和834.85亿元,在A股中占比分别为46.86%和19.01%。

开源证券研报显示,注册制下,科创板公司从受理到上市平均用时228天,创业板用时仅78天,显著低于同期核准制下主板和中小板的579天和550天。IPO审核效率的提高,带动了融资规模的扩容。

从行业来看,年内IPO中,电子和医药生物行业募资规模较高,分别为941.89亿元和523.43亿元,占比分别为21.44%和11.91%,均超10%。

“随着科创板的推出和创业板注册制的改革,越来越多的新兴企业通过直接融资方式获得了快速发展的动力。”万博新经济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李明昊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年内A股IPO公司中,以电子、生物医药、高端制造和新材料为代表的新兴产业企业占了很大比重,这些产业普遍具有业态新、技术含量高、需求空间大等三大特点,符合当前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迅速发展的大趋势。

“2021年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以及科创板和创业板注册制的逐渐完善成熟,会有更多的新技术、新应用、新经济企业IPO上市。”李明昊认为。

开源证券认为,科创板和创业板注册制改革积累了成功经验,预计2021年注册制将在全市场中全面推行,IPO将进一步扩容。

太平洋证券投行部董事总经理王晨光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预计明年A股IPO数量和融资规模可能呈现小幅增长,优胜劣汰将加速。“预计未来监管层对IPO中违法违规行为的监管将趋严,发行人和中介机构的IPO申报将趋于谨慎。”

年内再融资规模超万亿元

自今年2月14日再融资新规出台,定增市场全面激活。据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12月10日,年内增发募资规模为7708.94亿元(含配套融资),同比增长25.39%。

开源证券研报表示,再融资新规落地以后,定增市场吸引力大幅提升,前期外资及产业资本反应迅速,近期公募基金开始大幅流入,并成为主要参与者,推动发行规模稳步提升。

此外,可转债发行规模与去年相比稍有下降,但是发行可转债公司家数增长明显。据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12月10日,年内193家公司发行可转债募资2217.33亿元,去年同期,100家上市公司发行可转债募资2413.34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注册制改革以来,科创板和创业板的再融资亦实施注册制。深交所网站显示,截至12月10日,深交所累计受理252家创业板公司再融资项目,其中注册生效115家,83家为定增,32家为公开发行可转债。上交所网站显示,截至目前,上交所累计受理6家公司再融资申请,尚未有注册生效项目,处于已回复、已问询和已受理的均有2家。

“今年增发规模大幅增长,主要是受再融资新规的影响。”王晨光认为,随着注册制的实施,A股再融资制度与国际成熟资本市场接轨,不同质地公司融资难易程度也将趋于分化。“未来,投资者会越来越青睐质地较好的公司,相应的,此类公司实施融资也会相对容易。而质地较差的公司,将会面临融资困难的局面。”(本报记者 吴晓璐)

关键词: A股IPO 再融资规模

相关新闻